第六百九十八章 走投无路
樊崇还希望把陌鄢找回来,可是派出的手下人找遍了全营,也未能发现陌鄢的身影,就连陌鄢的手下人都消失不见了。 直到这个时候,樊崇才算确定,陌鄢的确是跑了,弃他,弃赤眉于不顾。 樊崇来不及为陌鄢的事烦心,因为更大的危机降临了。 以冯异为首的汉军和以侯进为首的汉军,分从西、南两边向赤眉军大营逼近。 刘秀、冯异、侯进,三路汉军已然对赤眉军完成了合围之势。 这种局面下,赤眉军面临的处境是,战不能战,守也不能守。 赤眉军中根本没有多少粮草,一旦被困个十天半个月,都不用汉军来攻,他们自己得先被活活饿死,可是向外强行突围的话,那也无异于自寻死路。 面对这样的困局,无论是樊崇,还是徐宣、逢安、谢禄等人,都是束手无策。 宜阳之战后的第一天,赤眉军紧闭营门,不再出战。 第二天,汉军开始前压,以刘秀为首的汉军主力,于赤眉军的东营外扎营,以冯异为首的汉军,于赤眉军的西营外扎营,以侯进为首的汉军,于赤眉军的南营外扎营。 至于赤眉军的北营外,那是宜阳城,更是一条死路。 现在,汉军对赤眉军的战术是,围而不攻,等着赤眉军坐以待毙。 此时,赤眉军上下已然是人心惶惶,军心大乱。 上下将士,既怯战,更厌战,士气跌落到谷底。 樊崇召集众将,商议应对之策,这次,他难得的把刘盆子都请来了。 刘盆子现在还不满十七岁,只是个半大孩子,虽说赤眉军推他称帝,但平日里,赤眉军根本没人把他当成皇帝看待,别说将官们瞧不起他,即便是普通兵卒,心里不痛快的时候也能训斥他几句。 等刘盆子和众将齐聚中军帐,樊崇面色凝重地说道:“眼下,敌军来势汹汹,已对我军大营形成合围,诸位可有破敌之良策?” 徐宣哀叹一声,摇了摇头。 在赤眉军中,要说足智多谋,徐宣算是一号,但对于眼下的局势,徐宣已是束手无策。 徐宣尚且如此,其余人就更没有办法了,人们纷纷低垂下头,一声不吭。 樊崇心乱如麻,转头看向刘盆子,问道:“陛下可有良策?” “啊?” 刘盆子一脸茫然地看着樊崇,他没想到,樊崇会突然问到自己的头上。 当然了,这也足以证明,现在的樊崇已经到了病急乱投医的地步,甚至都想问问刘盆子这个半大孩子的意见。 刘盆子吞了口唾沫,结结巴巴地说道:“朕……朕一切都听樊大夫的!” “呵呵!” 樊崇忍不住笑了,既是气笑的,也是苦笑。 他转目看向徐宣,问道:“徐相,我军的粮草,还够几日所用?” 徐宣说道:“最多三天,若是把军中的战马都杀掉,或许,还能多维持一天。” 听闻这话,在场众人鼻子发酸,眼泪都差点掉下来。 战马对于骑兵、武将们来说,那就是自己的命根子,如果战事都到了要杀战马来充饥的地步,那还有再打下去的必要吗? 投降!这两个字几乎同一时间在众人的脑中浮现出来,但却没有一个人敢把这两个字说出口。 偌大的中军帐内,再次寂静下来,死一般的寂静。 徐宣看看樊崇,再瞧瞧众人,突然开口说道:“投降吧!” 他这突如其来的一句话,让在场众人的目光齐刷刷地落在徐宣的脸上,人们的眼神里,既有惊愕,也有释怀,甚至是有种解脱。 樊崇下意识地抬起手来,握住佩剑的剑柄,凝声说道:“徐相,你可知你现在在说什么?” 他能震慑住旁人,却震慑不住这位当年和他一同组建赤眉军的老兄弟。 徐宣转头看向樊崇,表情平静,眼神也很平静,一字一顿地问道:“难道,御史大夫还有良策?” “我……”樊崇语塞,如果他有破敌之计,又何必把众人都召集过来,商议对策? 徐宣仰天哀叹一声,幽幽说道:“已经没有别的出路了,十万弟兄,若想活命,除了向刘秀投降,别无他法。” 在场众将再次低垂下头,虽然很难接受,但也不得不承认,徐宣说得没错,现在他们若想活命,只能投降。 不过,他们这些人也都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,经历过那么多场惊心动魄的战斗,能活到今天,他们也有自己的骄傲,现在让他们向刘秀投降,心情可想而知。 樊崇把握住剑柄的手慢慢松开,苦笑着说道:“是崇无能,连累了各位兄弟啊!” 说着话,他突然拱起手来,向在场众人深施一礼。 见状,人们都被吓了一跳,纷纷起身,急声说道:“将军——”樊崇向众人摆了摆手,转头再次看向刘盆子,问道:“陛下的意思呢?” “朕……”刘盆子白着脸,支支吾吾地说道:“朕……朕还是听樊大夫的!” 樊崇深深看了一眼刘盆子,没有再多说什么。 他仿佛一下子苍老了十好几岁,缓缓走回到自己的座位,慢慢坐了下来。 徐宣看看樊崇,又瞧瞧在场众人,最后,他深吸口气,凝声说道:“议投降之事,可让刘恭前去。” 他所说的刘恭,正是刘盆子的亲大哥。 当年谢禄杀了刘玄,正是刘恭为刘玄收的尸,没让刘玄落个死无葬身之地的下场。 后来刘恭还试图为刘玄报仇,刺杀谢禄,只是没有成功,好在他的弟弟刘盆子还挂着天子的头衔,谢禄没有杀他。 樊崇让刘恭去和刘秀谈投降事宜,其一是刘恭的分量足够,毕竟他是天子的亲大哥,其二,刘恭是比较倾向于更始朝廷,倾向于刘玄的,其三,刘恭是刘氏宗亲,和刘秀属宗亲关系,更容易说得上话。 出于这些考量,徐宣才推荐刘恭去和刘秀商谈投降之事。 说完话,他看向樊崇,问道:“樊大夫以为如何?” 樊崇现在就如同泄了气的皮球,整个人都蔫了。 他无力地点点头,声音低沉得连他自己都快听不清楚,说道:“就……就按照徐相的安排做吧。” 赤眉军这边,在走投无路,弹尽粮绝,濒临全军覆没的困境下,最终选择了向刘秀投降,他们派出的使者,便是刘盆子的大哥,刘恭。 刘恭要比放牛娃出身的刘盆子强不少,起码他是个文化人,通晓《尚书》,深明事理。 他对赤眉军,从来就没看顺眼过。 赤眉军在三辅地区的恶性,刘恭多次站出来表示不满,樊崇每次都有虚心受教,但受教完了,依旧是我行我素,以前怎么样,现在还是怎么样。 刘恭对自己的弟弟也很是不满,认为他不应该做被赤眉军操控的傀儡皇帝,多次提出让刘盆子禅位。 无论由谁来做这个皇帝都行,反正他们刘家人不做这个傀儡皇帝。 刘盆子就是个小孩子,胆子也小,向赤眉军提出禅让皇位,话才刚出口,樊崇、徐宣这些人一瞪眼,他下面的话立刻就憋回去了。 估计有史以来,最委屈的一个皇帝,就属刘盆子了,想禅位都禅位不出去,想不做皇帝了都不行。 在樊崇、徐宣等人的授意下,刘恭作为赤眉军使者,出使刘秀军大营。 当刘恭出现在汉军大营的辕门外,报出名姓,说明来意后,看守辕门的官兵让他在这里等着,有军兵回营禀报,这一去,就去了一个来时辰。 烈日当头,刘恭孤零零一个人,站在汉营的辕门外,其状也是够悲惨的。 一个多时辰后,报信的军兵才从大营里出来,走到刘恭近前,斜眼睨着他,傲然说道:“刘恭是吧? 进去吧!陛下已准许你入营!” 刘恭暗暗吁了口气,向那名军兵拱手施礼,说道:“多谢这位小哥儿代为通禀!” “哼!” 那名军兵冷哼了一声,看都没再看他,转身向营内走去。 刘恭急忙跟上前去,随着军兵,一并进入汉军大营。 汉军大营的气氛,和赤眉军大营的气氛比较,完全是一个天,一个地。 赤眉军大营里,死气沉沉,大批的兵卒坐在营帐内外,怔怔发呆,目光都是呆滞的。 在他们的脸上,看不到生气,看不到希望。 大批的伤兵,无药医治,痛苦的呻吟之声,此起彼伏,让人有把抓揉肠之感。 反观汉军大营,将士们的精气神十足,成群结队的巡逻兵,时不时地走过,一个个昂首挺胸,浑身上下都透着一股子肃杀之气。 军营中的个个校军场,几乎没有空着的,无论是大校军场,还是小校军场,都有军兵们在里面操练,整齐的喊喝之声,距离好远都能听得清清楚楚。 只通过两军的气氛,便不难判断出谁是优势的一方,谁又是劣势的一方。 刘恭跟着汉军兵卒,一路走着,一路看着,不知不觉间,已到了汉军的中军帐。 这里的守卫明显增多,仔细看守卫的打扮,头顶铁盔,身披铁甲,背后披着红色的披风,肋下佩剑,身上还背着弩机,手中握着的,是清一色的长戟。 羽林卫!刘恭一看便看出这些守卫的身份。 到了这里,那名兵卒回头说道:“你在这等着!” 说着话,他走到一名羽林卫的郎官近前,躬身施礼,毕恭毕敬地说道:“大人,这位便是刘恭!” 那名郎官打量一番刘恭,向兵卒点下头,而后转身走进中军帐。 时间不长,他从里面出来,对刘恭说道:“刘恭,陛下有请!” 刘恭深吸口气,向郎官拱手施礼,而后,整了整身上的衣服,迈步进入中军帐。 中军帐里的人并不多,或者说,刘秀对刘恭也不是很看重,并没有很郑重其事的与他相见。 刘恭举目向前看去,只见居中而坐的是一名二十多岁的青年,身穿便装,向脸上看,模样很是英俊,龙眉凤目,鼻梁高挺,文质彬彬,透出一股儒雅之气。 在他身旁,跪坐着一名容貌绝美,倾国倾城的女子。 再往左右看,一边坐着一位二十出头的年轻人,相貌清秀,不过有些消瘦,另一边坐着的青年,年纪也不大,三十左右岁的样子,模样生得俊美,英姿勃发。 刘恭快速地扫了一眼,心中暗暗猜测这几个人的身份,居中而坐的青年,不用问,肯定是建武皇帝刘秀,他身边的那名绝美女子,自然是他的宠妃,贵人阴丽华。 至于分坐于两边的二人,估计一位是前大司徒邓禹,另一位便是大司马吴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