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139 雷泽龙王
给金锋敷好药,缠上纱布,老人家慢慢拄着拐杖去洗手,当金锋问起药费的时候,老人家却说。 “还要敷三次才好。到时候一起算账。” “你小子运气好。我就剩那么点药膏……再不来,到时候就得跟这座宅院一起埋咯。” 自言自语中,说不出来的萧索。 “走吧,小锋子……” “你的事办完咯,该去办老小子的事咯。” 带着金锋出了药房径直往前,到了最后一进院落。 整个院落不足三十平米,就只有一间正殿,庙宇的正殿。 上到庙宇有七步阶梯,庙宇前前面是窄窄的两米平地,两边各有一株松柏树,足有十来米高。 见到这座庙宇,金锋不由得微微一怔,随即叫道:“土地庙?!” “这是……” 吴兆鑫却是不说话,当先上前,步履蹒跚走上去。 踏入寺庙的瞬间,金锋轻轻一扫,庙宇内所有一切尽在眼底。 身子猛地一抖。 “张亚子!?” “雷泽龙王!?” “梓潼帝君?!” “文昌帝君!!!” 吴兆鑫猛地回头,深深凝望金锋,浑浊不堪的眼睛里透射出一抹精光。 眼前是一尊道教的人物塑像,相貌清秀堂堂,丰神如玉,三缕胡髯飘然垂下,头戴长翅帽,发如流泉,目赛星辉,风姿绝世。 塑像身上裹着一圈厚厚的红布,遮住了塑像的全身。 庙宇两旁有两根直径一尺的黑色大柱子,柱子上赫然刻着两行草书。 “道气远超天地外,文光直射斗牛边。” 不用说,眼前这位道君就是文昌帝君了。 文昌帝君原名张亚子,也叫张育,自称蜀王,当年曾起兵抗击前秦苻坚战死,后人在七曲山建立寺庙供奉祭祀,尊称为雷泽龙王,香火不绝。 昔年唐玄宗李隆基带着杨贵妃一干人等躲避安史之乱进蜀,途经七曲山,感其忠烈,封右丞相,重加祭祀。 后来唐僖宗也是入蜀避难,经七曲山又亲自祭祀梓潼神,封张亚子为济顺王,并亲解佩剑献神。 到了宋朝以后,道教风行,宋代历朝帝王多有敕封,宋真宗封亚子为英显武烈王。 宋光宗时封为忠文仁武孝德圣烈王。 宋理宗时封为神文圣武孝德忠仁王。 到了元代,那就更加了不得。 天可汗铁木真对全真七子里的丘处机非常崇拜,全真教在那时候达到了最鼎盛的时期。 元仁宗延佑三年敕封张亚子为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。 于是梓潼神张亚子也就改成了文昌帝君。 至此以后,文昌帝君香火鼎盛,遍及神州大地。 文昌帝君和文曲星一字之差,却各有分别,文曲星是魁星,文昌帝君则是梓潼神。 小小不过二十来平米的庙宇内竟然供奉着这么一尊大神,金锋惊讶过后仔细一看,已是变了颜色。 两根直径二十厘米的大柱子赫然是金丝楠木做的,足有八米之高,光是这两根顶梁柱的价值已然无法计量。 庙宇上的大梁、龙骨、斗拱、檩子、椽子虽然老旧斑驳得不像话,但木料却是一等一的上等楠木和杉木,现在这些木料已经找不到了。 门窗用的居然是红豆杉木,表面的红漆已经蜕皮,露出本来的木色,历经了不知道多少岁月,依然坚挺不变。 金锋脑子里翻来覆去的查找着这个寺庙的记录,却是毫无印象,也是觉得有些不可思议。 唯一的一个可能,那就是这座寺庙并没有被地方之所记录。 “老小子,这是你昨晚漏掉的小佛像,拿去吧。” 一尊十八公分高的铜佛像递在老袁头手里。 这是一尊藏式的金刚萨菩萨铜像。 右手高举金刚萨锤,左手结与愿印,螺发高髻,跏趺端坐,宽肩细腰,腹部紧收,脐窝深陷,四肢和躯体结构匀称,动感十足。 四肢更是纤细秀美,端庄大方,很有些带着敦煌菩萨的痕迹。 佛像的面部更是非常的宽和平,五官细微刻画精细入微。 这是很明显的雪域明珠的佛像造型,但衣饰却是带着浓浓中土风情,帔帛于双肩曲卷而下,衣袂飘诀,纹褶生动,转折自如,颇为飘逸潇洒。 裙带层次分明,有些像敦煌时期的纹饰,璎珞璧珰富丽堂皇,极其优美华丽。 下配有莲花座,高约四公分,莲座造型非常规范,装饰也很讲究,上下两个莲台一小一大,呈垂直状。 座壁满刻了莲花瓣,莲瓣朵朵饱满有力,头部饰有立体感极强的卷草纹,上下边缘又各饰一周大小一致的圆形联珠纹。 光看这莲花宝座的纹饰,金锋已经无须再看下去了。 没想到,自己竟然能在这个地方碰见仅存几百尊的明早期官做藏式佛像。 金刚萨,在梵语里也叫金刚手,金刚萨锤,金刚持。 非常有名的一位本初佛。 手里这尊金刚萨铜镀金的明代佛像,非常少见。 翻转佛像,果然在正前方莲花座的左边看见一行字,从左到右依次写着。 “大明宣德年制。” 这是隶书款,字体浑厚有力。 这种书写落款跟我们现在的一模一样,从左到右。 要知道,古人书写一般都是从右到左的,这也是鉴定大明佛像最重要的一个基本特征。 因为这段时间的官做佛像基本都是赐给雪域高原寺庙的,所以遵循了那边的阅读习惯,字体从左到右。 宣德年间的大明铜镀金金刚萨佛像。 真品! 珍品! 倒转头像过来,铜像底部的莲花座有封盖,正中央刻着十字金刚杵。 轻轻一顿,铜像内部发出滴滴沉闷回音。 没得说,这里面有封藏的高级物品。 大明宣德时期制造的藏式佛像,佛像里那是绝对有宝物的。 这是规矩!!! 大明自永乐皇帝朱棣起兵靖难,废掉自己的侄儿窝囊废朱允炆夺了大明江山,这段时间永乐皇帝极其重视跟雪域明珠的关系。 他本人也极为崇拜和敬仰,因此在宫廷设立造像机构,铸造藏式佛像,赏赐给西藏各大寺庙和上层僧侣。 当时宫廷造像机构称“佛作”,隶属“御用监”。 明人刘若愚《酌中志》对御用监及佛作有明确的记载。 藏式佛像从永乐到宣德历经数十年,宣德之后不再复造,销声匿迹。 后世把这两个时代的佛像叫做永宣宫廷造像或者叫永宣佛像。 因为是官做,代表的皇家的气派和风范。 所以这段时间的佛像非常精美,规格统一,工艺精湛,历经数道工序完工之后,每一尊佛像都是流光溢彩,雍容华贵,高端大气,逼格档次十足。 佛像采用的做法是失蜡法,也就是青铜器的做法,这也是永宣佛像的特点,跟其他朝代佛像做法不一样,堪称一绝。 铸工精细而复杂,涉及冶炼、塑模、制范、铸造、打磨、镀金、装藏等多种工艺。 尤其是宣德年间的宫廷佛像,做法跟宣德炉都有得一拼。 塑造出来的佛像尊尊皆铜质细润,色彩华丽,尤其是镀金之后,醇厚的金身佛像会有一种特别的迷人光彩,令人爱不释手。 如今有记录可查的永宣佛像全世界有四百余尊,国内有三百尊,大多在雪域高原,内地私人手里极少。 也就是说,金锋手里的这尊铜镀金金刚萨佛像是极其罕见的精品。 太难得,太珍贵了。 最重要的是,每一尊铜像里还有装藏,也就是珍宝。 因为这是赐给雪域高原的,一般都是佛教七宝。 砗磲、琉璃、珊瑚、砗磲、赤珠、玛瑙,还有金银。